Google Adsense

30 August 2010

投資前考慮的事情 (二):風險

        上文提及兩個重要的前提因素,即資金與時間已是大部份人應該知道可是偏偏忽視的地方,另一個今天要說的是風險因素。如果大家曾經投資勿論基金或股票,甚至即使沒有投資卻有投保的讀者,你的經紀或銀行職員必定會再三強調分散風險和買賣涉及風險。但風險是什麼,如果衡量和影響你的投資決策呢。

        首先風險是無處不在的,即使有人跟你說做活期或定期存款沒有風險,反之投資股票或基金很高風險,你大可以說聲再見然後不要再浪費時間和他談論投資,因為即使普通的存款,也有銀行倒閉的風險,或者負利率的風險,一切所有無風險說法都只是建基於你的賬面價值而言,而不是購買力。不過現在總比2008年以前好一點了,始終還有官定的存款保障保險作一個防禦性質,那就或多或少減少了倒閉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風險的定義就是因為未知的事情而引致的損害。

        那麼我們還是得接受風險無處不在的論點,而風險有可能是有形的或無形的,前文提及有形的風險即賬面上的損失,這點應該是最令人刻骨地痛的風險傷害,有什麼比一個之君看見自己軍隊血流成河或潰不成軍更加傷痛。不過無形的風險也是絕大部份人所忽略的,而無形風險一般是通脹或通縮所帶來非賬面而是實際購買力的增減問題。另外無形風險也會發生在當你的資產配置出現問題時,所帶來的流動性問題和急迫性問題而引發的風險。

        在所有投資前提之下,即使你資金極度充足或時間許可的情況下,如果資產配置發生問題,也會令其身暴露於高度的風險之下,例如閣下將全數投資於股票,那麼急於用錢的時候,如果巿況造就當然沽了就不成問題,若果出現逆轉的情況,則會出現有形賬面損失,但不沽亦會暴露於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之下。又例如你安全妥當地全數撥入定期存戶,那麼在撰文當天已經嚴重地被高通脹所侵蝕當中。其實風險的例子真的多不勝數,或者Accumulator和雷曼事件,你又會想到什麼風險呢。

        既然風險因素左右我們的投資決定,則我們應該在投資前要細心推論倘出現不同情況,就應該作出什麼部署以防患於未然。當然有可能的情況是人算不如天算,但只要細心思考問題,就已經將風險的傷害系數降到最低。《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 勝,而況無算乎!」千百年前一言道破,行軍打仗之於今天資產管理,又有何不同呢。

20 August 2010

投資前考慮的事情:資金與時間

        如果你認為筆者兩篇文章《為什麼要投資》及《為什麼要投資(二)》所說的理由已經足夠地令讀者產生投資的想法,然後讀者一鼓作氣將所有資金押下買進股票或債券,這樣做一定會導致操之過急和得不償失的結局,即使你買進以後獲得相當豐碩的利潤,也許純熟偶然事件罷了,再者何時獲利,以及獲利後再投資的時機,這些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了斷的事情。

        既然不是隨隨便便選一兩隻股票並買進後等待獲利,那還得考慮什麼呢。買進什麼股票或不買進任何股票固然很重要,但在此之前讀者還得細心想想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而這些事情足以左右各位的投資大計。最基本考慮的是資金,還有時間、風險及能力等一系列關鍵性問題。

        先說資金,對於一位資本家而言,資金就等於其體內流淌的血液一樣重要,資金的融通渠道等問題,這些都跳脫了一般投資人所能處理的事情,所以暫且還是從一般人身上出發比較好。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資金的來源不外乎工資收入,父母給付的零用錢,中國農曆新年所收到的紅包等。沒有資金來源當然不能進行投資,但有了資金來源後,也並不能一時之間將之all-in,還是要先了解何時需要用到資金以及所需資金的多少而定,譬如你年收入是十萬元,但明來一年需要用到十萬,我想你還是將投資於股票束之高閣,轉而可能投資定期存單或短期債券較為理想。考慮到資金問題的同時,在此也勸說一般投資人,千萬別輕易融資投資,例如高槓杆操作(孖展),也許如果你想做或認為需合做,那虧損的最大限度應控制在你能投資的資金規模的100%以內。

        資金及何時需要資金已經解決了,接下來是時間的問題,為什麼需要考慮時間性質呢。如果我跟你說有一個項目保證你能賺取十萬倍相當於你投資的資金的回報,我想很多人已經不會多加考慮而一頭裁進這個局裏。因為其實附加條件是需要100年,即使不間斷的年復合回報率達到接近13%,但由於年期已經長到閣下早已魂歸天國。(不排除閣下能活超過100年,那就恭喜你這麼高款同時能獲得這麼豐頭的成果。)因此而言,投資即使回報如何高明,也應該有一個合理和可期的時間內完成,否則再宏偉的計劃都與閣下緣慳一面。有一個笑話,可悲的是實在的個案,居然有人竟然向年過九旬的老婆婆推銷長於十年期的債券,先不論此債券是否屬於兄弟品牌,就時間性而言,我不知道是推銷員也具備相士的能力能判斷老婆婆能活越過百,還是老婆婆知道自己能與天比壽,單純從統計學和精算的角度而言,這個投資計劃已先從時間性方面占了劣勢,那這又有什麼可能會是一個成功的投資呢。

        是故資金及時間首當其沖成為投資者最先要考慮的問題,否則無論閣下所選擇的投資專案再如何高明也是途然了事。當投資者累積到一定的經驗後,你會發現自己居然會不斷地在這兩個問題上反覆考究。有很多著名的理論如木桶理論及水管理論,用相當長的篇幅推論的就正是這兩個關鍵問題,所以筆者希望讀者還是在投資前多加思考。

19 August 2010

為什麼要投資 (二)

        在上一篇文章提及投資的功能和目的,即配置資產及保留或提高購買力,但我還是清楚知道,沒有多少人會基於這兩點去思考問題,而更多的是為了賺錢,或者較優雅地稱之為創富,在這個過程中,這種思維方法是最直接不過,或者有機會你可以問問別人為什麼要投資,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會答你為了賺錢。那好,有賺錢的心態是非常好,不過就是因為這種心態而投資的人,並沒有多少個能真的賺到錢,因為立心問題,如果偶有少蝕或者遇上大波動被大幅殺低,賺錢的心區使投資人作出非理性思想而大失所望。因此我還是以保留購買力及增值理論來說明為什麼投資比較好,使各讀者有一個較好的立心,來面對投資環境。

        為什麼要基於保留購買力及增值的理據上看待投資問題,這倒和今天的投資大環境有密切的關係。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各國都因為流動性問題及債務問題而進入經濟衰退的局面,而基於這一種情況,各國央行也都立時為巿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這個問題導致了什麼結果呢。恆指由低位反彈至今日的兩萬點以上,所需時間只是一年以內,但問題是經濟面有這麼快好嗎,這個反彈有別於以往的一般性上升,正常情況下一般性上升是指盈利和經濟環境帶動股指創出上升的趨勢,但是我想各位投資者也了解,目前經濟形勢絕不比2008年那時好了多少。為什麼會上升呢,就是因為流動性過盛的問題,因為貨幣基礎擴大了很多,導致了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因而為了促使手頭上的貨幣能保持較好的購買力,是故必須投資於房地產或股票等有形物,以資產抵禦通脹和貨幣購買力下降等問題。或者試試想象,為什麼經濟形勢還是不穩定的情況下,為什麼香港樓價還是比2007/2008年度高了很多,有些還要挑戰或已超越1997年瘋狂的價格了,是投資者不理性嗎,我想不一定是。

        基於以上論據,如果你的立心是為了賺錢,那麼你將會非常忽略上述的購買力問題,導致了只關心賬面利潤,如果投資者在恆指12000點時買入並持有至今,站在賺錢角度考慮的話,賬面利潤幾近一倍,但是如果站立在購買力之下思考,實際能夠作出消費的能力根本並沒有如期提高一倍。作為投資人應避免這種靜態思維,而應該計算的還有身邊的大環境變數,這些事件也會反過來影響了核心計算。

        以上說明了當前環境下必須作出投資,或者說是必須投資於實形資產較充分的理據,當然無可否認投資人有時會受賬面虧損而影響了投資的情緒,但只要你關心的是購買力問題而不是利潤的得失,那麼投資者將會進入一個較高的層次思維。

18 August 2010

為什麼要投資

        我想說無論作為一個專業投資人、或者還未涉及投資股票或有價證券的人也好,其實每天也在有意或無意地作出了對投資的決定,即使你還是認為錢還是放在銀行賬戶裏也好,因為投資是一個資金配置的決策過程。所謂配置的意義,在於選擇一個你認為合適的場所,或基於一定的目的而進行投放。正如公司決定投放資金於項目A而放棄B,或者說A和B各投放多少資金一樣。即便是說,如果你當天並沒有想過或有意認地將賬戶的存款拿出來投資其他地方,其實你也是默認地繼續配置於定期或活期存款裏。因此其實投資這回事,人人都有意或無意地進行中,對於已故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正是因為投資是避不了的,那就說明了投資是事必關己的事。沽且先不要理會什麼股票或債券的問題,我們試圖說明投資是為了什麼。我們每天都會進行消費或者不消費,其實不消費正是反映投資的一個典型範例,如果你不消費,則所保留的貨幣,或稱之為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將會保留至一個理想的日期而供消費。則這當中的期間,我們就稱為可支配投資的決策期間。從靜態的觀點上看待,因為每個人每天消費都有一個飽和點,而每天也有一些基本類型消費需要,因此總得為了活著而保留一點購買力,是故我們總有些錢留在銀行賬戶以備不時之需,當然,銀行賬戶會提供一些利息予存款人,於未來有相比於今日較多的貨幣面值供存款人消費,這也是投資行為的一點獎勵。

        不過以上觀點純粹是基於靜態層面出發,但我們身處的時代,或者說自從與金本位脫鈎的年代,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波動非常的年頭,一切事情再不能如上段所說的這麼理所當然了。為了能令沒有接觸過金融知識的讀者有更好的理解,我還是用較為簡單的故事說明這個道理。在金本位制度下,A國家共發行100張10元面額的鈔票,每10元可以跟他國換取1公斤大米,為什麼他國會相信A國家的鈔票有價值呢,因為A國家的國庫裏有100塊價值相等於1公斤大米的金塊作為儲備,這樣就構成金本位的架構。但現在的情況是已經脫離了金本位,已經進入了一個信心與數字的年代了,套用上述例子,由於這套遊戲已經不再以黃金作為價值衡量,而是以國與國之間的共識都認為A國的10元可以換取1公斤大米,於是A國家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不斷大量印制10元鈔票,但其他國家也繼續信之為現在的A國10元還相等於以往一樣等於1公斤大米,但是隨著時日推移,慢慢地各國都會意識到A國的貨幣只是公仔紙罷了,實際價值已大幅下降。這故事亦可以令各位讀者省思一下,為什麼我們需要投資了。如果這樣還不明白,那就好好想一想十年前我們的房屋價格是多少,今天是多少,就已經知道投資這回事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正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已經不能靜態而觀,而涉及了個人欲望、家庭開支、國家發展、國與國之間貿易、貨幣基數、資源數量以及科技發展等的關係,導致了我們所處的時代購買力大幅波動,加之以貨幣信心和資源追逐的問題,是故我們更需要多些了解投資是怎樣一回事。投資說到底,目的是為了在我們可支配的投資決策期間,運用各種工具與權衡各方得失風險後,作出資金效用和邊際產出最佳的方案,為保全或增加我們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