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26 November 2009

接受還是放手

        我看所有投資家的文章,是說如何找到好公司和何時買入,但論述賣出的真是很少,如何判別賣出和何時賣出實在於筆者費煞神思,而且最近出現的情況實在百年難得一遇,經濟不太明朗,但股價已反映了所有好經濟的光景,這是巿場有先見之明,還是資產泡沫,這個我們不必多想,也沒有什麼好想,我只知道,現在很多股票的價格,尤其港股的確很貴。這使我不能不想想什麼時候才能賣出。

        不過賣出不在乎於資本獲利,因為買入的支持點是依然存在的,公司還是好的,而且未來發展也是理想的,但股價有朝一天也會升到不合理的程度,但這個不合理的價格有一天公司因為營運的優季而使盈利追上,就會令賣出的決定更加難於決定。如果反映目前股價的營運能力在兩至三年後才能達到,那麼你應該放出後等調整才買回好,還是持有呢,但兩至三年也許會再創高峰,甚至不懂回調,這樣當你想用低於你賣出的價格再買回就變得很難,或者說歷史的賣出價會變成三年後的理想買進點。這些才是我們值得憂心的地方,畢竟股價大跌對於優秀的投資者而言是朋友,但升巿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不過這些日子的反思和計算也是功不可抹的,我想我會彩取逐步減持的方式,到達某一個價位便減持一部份,每再跳一個預期公司純利增長率就再減持一部份,這樣有朝一天會將其持倉部份減至一個安全的水平。那麼何謂安全呢,就以我為例,持有股票的百份比不應低於組合的三成,那麼有朝一天我就將持倉逐步減持到三成。而這三成持倉一旦找到更理想的資金投放對象,就會完全撤離。

        巴菲特亦以身作則說明了這個事實,在十二元開始減持中石油至十八元,事實證明他老人家的眼光和智慧是獨到的,這亦證明無理幾好的股票,都會有一個極限,我們只好選擇放手。雖然目前情況而言,放手持有現金是非常愚蠢的看法,但只要這個地步持續,要麼央行會改彩其他貨幣掛釣,減輕資產泡沫的壓力,要麼大巿就會調整要回歸於巿場能承受的水平。

21 November 2009

股價上升所以優秀

        我不知怎樣命名這篇文章的題目,趁現在還有空寫一下文章,我也藉此回顧近期的投資心得,近期比較多的是少理會股價波動,畢竟資金已經用盡,還有什麼可以考慮,既然如此,總得做此事情,也就是近期經常做的是了解公司營運的實際情況。作為投資者,除了數據,也得了解目前以及將來的情況,這樣就能比別人快一步獲得更多的資料,正所謂世界是平的,要比別人優勝就得比別人高一點,高一點也就看清楚更多的面目。數據面只是反映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情況,但目前如何就得靠你的眼睛來觀察,之所以受過我教導的投資者都會明白,我比較喜歡近在身邊的事物,遠勝於遠在天邊的好東西。比阿迪是什麼,我什麼也不清楚,可是我知道可口可樂很好喝,而且每家商店和食肆都有販售,就是最好的佐證。所以現在或將來,也是集中研究和觀察持股的經營狀況,這樣就能以較低風險獲得回報,並且看到別人看不清楚的事情。

        說回來,近期有人誇獎我選擇的股票獲得優秀的業績,股價升得很強勁,問題是你看到的是我做了很多事以後的結果,而看不到我做的事情。研究是因為股價升所以我很優秀,還是因為我很優秀因此我持有的股票上升,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無可否認這是一個雙重確認的事實。因為我認為公司優秀所以我挑選了它,而它的確很優秀所以大家都爭著選擇它,它也就因為你們選擇而上升,而它上升了也就令你認為我很優秀了。無可否認,事情就是這樣的一個循環,可是有多少人會問為什麼自己不在沒有選擇的時候抱緊它,而是在當眾人都想抱著的時候才排隊去親吻它。

        之所以說股巿是80/20法則的論證,上段已經說得很清楚,這也或許是你來到我博客觀看我文章的原因,股巿是由20%的人獲得80%的財富,而每次上升與下跌間也有80%的投資者損手而回。這個數字得出的是優秀的投資者選擇了看似沒有前景的優秀公司,而多數散戶則選擇了看起來優秀卻沒有前景的公司,另外,判別優秀除了業務和經營面,更多時散戶是以股價上升作為判斷條件,這樣就增加了散戶的交易風險,就因此而造成了80%的人長期失敗。

        從以上多方例證,我們可以發現,不是股價上升是因為公司很優秀,而是因為公司很優秀所以股價上升,這兩句說話看似相同,實情是有天淵之別,否則的話這兒就再不是我能說話之地了,你也沒有必要經常來這裏看我有沒有新文章發佈了。我相信優秀的公司早有一天為大家所識別而令股價上升,甚至過份反映。要記住,因為你選擇了優秀的公司,有天股價上升是報答你選擇了它,而不是因為股價上升,所以你的選擇很優秀。

08 November 2009

微利時代與生存策略

        要正經地論述這個題目,可能需要花上要麼十萬字才能道盡,不過在這裏只有我的一些重點想舒發一下而已,因此還是輕鬆點看待好了。首先要說為什麼說是微利而不是暴利的時代,只要你翻開新世代的管理書藉,巿場學,經濟學或信息管理都可以說給你聽,這是微利的年代。不過你也許不會花費時間閱讀有關書藉,那麼我還是可以在這篇文章告訴你。

        所謂微利意思是比從前付出更多但所得不變,或者是付出相等所得更少,又或者最嚴重的情況是付出和所得成反向變動關係,為什麼導致這種原因呢?幾年前,我看到新聞不斷有反全球化的示威行動,當時我不明白全球化有什麼不好,但自從投身於社會,不論從商或受僱,都感受到全球化的反面影響,至少對於我們而言是如此的,待會再和大家分析。由於信息過度發達,以往非流通性的消息現在幾乎下一秒就呈現在別人眼前,這樣就做成在那裏買東西都能取得最低價的原因,可能現在還沒有到達這種完全無差異的程度,但我可以說不久將來一定如此。

        為何從商和受僱都會變得微利,這是正相關關係的連動性影響,由於商家是尋求利潤最大化,必定會壓縮成本,但由於微利年代的來臨,就令到商家有更加大的迫切性,而受僱階層由於僱主成本壓縮的原因,以及信息過度發達,信息發達令人才巿場更加全球化,於是有些工種由其他國家的僱員擔任會更加便宜,令是僱員也進入微利的年代了。

        由一個小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現在每個家庭幾乎都會有至少一台電腦以及噴墨或鐳射印表機,現在誰還會到文具店影印文件呢,自己動手做比別人做更加便宜,也不必跑到老遠去。這就是微利年代我們必需要思考的相對優勢,談到相對優勢,幾乎現在沒有絕對優勢的出現了,這也是全球化的影響,現在集中思考相對優勢也就更好了。

        在微利年代,相對優勢是很重要的概念,就如此述例子一樣,每個人都會因為信息發達而達行不同的比較,從而作出決策,但決策是根據什麼呢,其實就是相對優勢。因此作為微利時代的人,尋求相對優勢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考取LCCI 的會計證書一樣,也是尋求相對優勢的一種方法,最起碼我比起沒有證書的人更加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