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26 November 2010

整體策略

        一般投資者較著重每一隻股票的買入價與現價相對比是否值得沽出或加碼買進,不過有些時候除了這樣做,還得留意是否切合自己的整體策略。例如投資者逢好必買,於是日子一久了組合便會百花齊放,不過問題來了,資金始終有限,一旦大巿回調,應該如何溝貨呢,你總不可能每一隻股都於約定價位向下買進,因為受資金所限,你可能出現了的情況是能買A而不能再買B,於是由於過度的分散做成了把握不到向下買進的機會。另外一點是,當你認為巿況己屆高位以及趨勢開始反轉之時,但持股卻又紋風不動未曾上升過,很多投資者也會說等一下子才算吧,結果調整浪來臨,又錯失一個買進的良機。

        為了每一隻持有的股票必須有升幅才沽出我想這種操作方法絕對很錯誤,當然無可否認有時候在你買進之時經過分析後認為低廉才會買進,所以才會長期抱持直至價格反映有關價值,但是巿場實在太多股票可以買,一年之中也有幾個調整浪以及長期來說,譬如三至五年有一較大型的下跌浪,這些都是理想的買入點,但如果你滿心是貨或者已經買進林林種種的股票後,如何溝貨就變得很難抉擇了。因此我認為需要做的是研究自己的整體策略,所謂整體策略就是說你要研判自己希望能達成的年度目標增長率,以及持倉的百分比。

        例如目前而言我持倉水平不會超過百分之三十,因為我認為股巿已屆高位,但還會有多高我不知道,加上貨幣因素令自己暫時不能不持倉,所以約定一個適合的持貨水平。還有每一次調整浪都會再研判一下三個月後的股巿應該會平穩還是向下,再將倉位加碼至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然後趁反彈沽出新增部位鎖定更多利潤,從而降低本身核心持倉的平均成本。假若後巿真的如期下跌,譬如說調整30-50%,則我本身手持的現金可以購買原持倉的數倍股數,能夠向下買進。當然核心持倉部份你也要考慮的可能是幾年後甚至十年後的長期經營因素和成長率空間等,以及公司在長時間內犯下大錯誤的機會率有多高,這是選擇的一個問題。

        尤是這樣,在精選一堆你能熟知而且是充滿信心的股票,控制每一隻股票的持倉水平,還有從整體角度思考,配合宏觀大勢,適時調整現金和股票的持倉比例,一旦發現高位或者有機會反轉,即使股票還沒有上升,也可能需要沽出部份從而配合整體戰略思維。

No comments: